【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论文】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更新时间:2015-11-19 来源:原创 点击:

【www.yscs9s.com--原创】

  摘要:会计诚信问题是当前我国会计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从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和危害性,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危害性;解决会计诚信
  1会计诚信的含义
  会计诚信是指会计行为的诚实守信,具体表现就是会计工作人员按企业客观经营状况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向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该信息是企业经营者做出正确生产经营决策的基础,是投资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诚信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也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操守和立身之本,更是每个会计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
  2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2.1利益的驱动是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
  会计造假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单位的领导和高级管理人员、主管部门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可以因为“业绩优秀”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荣誉;帮助作假的中介机构可以因为“增加业务”而得到更多的利益;在利益的驱使下,虚假会计信息能实现“多赢”,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
  2.2内部和外部监督机制的不健全
  有些会计主体虽建立了一些内控制度,但制度得不到真正落实,形同虚设,财会部门不能有效履行会计职能,致使人为会计造假行为不可避免。
  现阶段我国社会审计机构的规模和质量还远未达到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现行体制下社会审计委托关系存在实质性缺陷。在我国很多时候经营管理者是被审计人的同时又是审计委托人,这种双重身份,使得被审计人有权决定审计机构的聘用、续聘、收费等事项,被审计人成了事务所的“衣食父母”,这就决定了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保住客户而产生偏离客观公正方向。
  2.3屈从外部压力,会计人员被动做假
  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完全拥有着领导权和管理权。会计人员的诚信职业道德在单位会计工作中,能否发挥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大小,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从属性,而这种从属性又与所在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和价值取向密切相关。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某种利益目的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压,虽然《会计法》从法律上给予了会计人员一定的保护,但企业会计在厂长、经理负责制下致使会计人员违背现有会计法规,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当前普遍发生的做假问题,大部分会计人员是没有主观故意的,如果他们没有接到授意、指使、强令,一般是不会主动造假的。
  2.4少数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会计业务素质差
  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一些财会人员不讲诚信,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及时和正确的反映经济活动,乱用会计科目,甚至故意伪造、变造、毁损原始凭证、报表等会计资料,恶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以达到贪污、挪用公款等不可告人的目的,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也有部分会计人员墨守陈规、不求上进,缺乏钻研业务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他们的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相关的经济业务,凭想象和感觉处理会计业务,导致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行为失范。
  2.5会计本身存在的缺陷和漏洞
  一是会计原则为会计信息虚假提供了操作空间。现代企业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会计信息制造者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来制造虚假业绩,如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而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是建立在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基础上的,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会计信息制造者很容易借此高估费用和损失,低估收入(或相反)来操纵利润。
  二是会计工作内容需要凭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来进行,这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方便。会计核算工作就其内容而言,虽然具有客观的一面,但也不能完全脱离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在日趋复杂的经济活动中,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程序的选择及财产价值的评估等,都需要会计人员客观、公正的主观判断。如果会计人员不能完全排除利益的干扰,其主观判断就会失去客观和公正,这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便利。
  3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3.1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
  近几年来,造假账、造假报表、虚列资产和权益等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比较严重,出现了一些贪污受贿、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不诚信行为,不但影响了国家税收,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家经济决策与实际的经济状况偏离,影响国家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和贯彻实施。从而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导致严重的不公平竞争局面,破坏社会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损害国家及社会公众利益。
  3.2侵害会计资料使用者利益
  企业、投资人、债权人,他们投资的动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对外所公布的有关财务信息和会计报表的可信性和真实性,会计不诚信引发的会计失真,严重扭曲了公司实际财务状况及盈利能力,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不能保障,消减其投资热情,最终损害国家利益。
  3.3有损会计队伍的自身形象
  有些会计人员不能够坚持准则,不遵守职业道德,甚至协同作弊,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有些会计人员直接参与伪造、编造虚假会计资料,丧失了最起码的职业道德理念;会计从业人员不讲诚信,其最终结果,轻者调离会计岗位,重者将按法律规定受到法律的制裁,极大地破坏了会计队伍的良好形象。
  4解决会计诚信缺失的问题对策
  4.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相关部门应转变职能,明确产权归属,建立股份制为主的多元化产权体系,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为建设诚信会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上市公司应当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改变“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的情况,强化股东大会的作用,使得股东大会真正代表投资者利益。只有单位负责人认识到自己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才能促使单位负责人重视会计工作,加强会计管理,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不存在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做假账的现象。
  4.2加强法制建设,严厉打击跨级造假行为
  针对目前我国关于会计诚信相关法律规定过于笼统的问题,建议立法者应根据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行为规范,对敢以身试法者应着力打击,进行经济行政甚至刑事处罚,提高造假者的违法成本。建立相应的民事诉讼和赔偿制度,使得违法者真正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
  4.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质
  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两点措施应得到规范,一是增加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及相关法律课程,组织专门师资力量,加大会计诚信教育的教材开发。二是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大国内外典型案例的研究与开发,采用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专题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将会计诚信教育制度化,将其渗透到各个可能的教育系统,还要充分考虑到会计诚信教育的专业性,逐步培养成一套科学的会计诚信教育和培训的方法。
  5结束语
  会计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种重要行业,其存在的价值就是诚信,是诚信给了会计健康的生命,失去了诚信,会计工作就无异于消亡。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使广大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不做假账,处理好“外部法律法规与内部会计控制”,单位负责人与会计人员的关系。社会需要诚信,而会计人员也只有用诚信这种职业道德武装起来,才会给会计工作注入“真实的生命”。
  参考文献:
  1、陈碧,王中学,赖斌。重塑会计诚信。财会。2010年。
  2、张磊。会计诚信问题及对策研究。财政金融。2010年第1038期。
  3、张雪梅,周信。当前会计诚信缺失分析。财会研究。
  4、王燕。会计诚信不足和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成因及对策。财会论坛。2010年第1期。

本文来源:http://www.yscs9s.com/yuanchuang/69303/